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建议收藏】2024年广电工作如何“干”?这份报告全说透了!(附工作报告全文)

导语: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淑敏提到,今年上半年,要完成简化减少遥控器、规范运营和收费、优化强化互联网电视播控管理等工作,要全面开展酒店电视操作复杂专项治理。

  2024年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1月3日至4日在北京召开,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淑敏出席会议并作工作报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4年第2期摘要编发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做好今年广电工作,要以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总局将系统研究谋划,出台《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构筑四梁八柱。

  要坚持“二三四”工作定位一体统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两大业务,促进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把握意识形态、公共服务、技术产业三大属性,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传播好党的声音,服务好人民群众;统筹提供广电业务的四个层次:广播电视网、IPTV、互联网电视和互联网,综合考虑、分类施策。

  要锚定“巩固提升传统广播电视、开拓创新推进媒体融合、整合聚合形成发展合力”三大工作方向着力增强电视大屏吸引力、强化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着力加快主力军挺进主战场、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着力推动全系统全行业资源要素整合聚合、提升规模化竞争力。

  报告要求,要抓好八项重点工作:

  1、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发挥各级广播电视主流媒体的“定音鼓”“风向标”作用,强化网络视听平台协同,网上网下同频共振,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提供有力舆论支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2、丰富和优化内容供给。

  要坚持内容为王,创作和传播更多优秀作品。

  一是加强分类指导,完善精品创作矩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抓重大题材和抓多样化题材相结合,推动各个领域都涌现一批优秀作品,实现百花齐放、全面繁荣。对于重大题材,要加强全程跟踪指导服务。

  要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等重大主题,打造一批精品力作。目前总局正在抓的重点作品有《幸福草》《日光之城》《大海道》等。对于其他题材,要加强主动谋划,每个方面都策划打造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电视剧,要围绕当代现实、近代革命、中华文明历史等题材,打造《张謇》《风禾尽起张居正》等以及“千古风流人物”“何以中国”系列作品等。

  纪录片,要聚焦文化传承、社会现实、自然生态、科创科普,推出《大河上下》《滚滚长江》《梦想苍穹》等重点作品。

  动画片,要聚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美学精神,打造《中国画》《中国奇谭2》等重点作品。

  文艺节目,要聚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大美中国、提高文明素养、促进文旅融合,打造《熊猫国家公园》《登场了!大运河》《大地上的中国》等重点节目。

  网络微短剧,要加强调研摸排,坚持繁荣与监管并重、提正与减负并重,完善重点微短剧、普通微短剧和其他微短剧内容审核分级分类管理机制,推动创作向主流化、高品质、多元化发展。

  今年重点抓好文化传承、乡村振兴、都市生活等题材的策划、创作和传播,努力推出高品质作品。

  各地各有关部门都要增强抓精品创作的主动性,努力形成精品迭出的局面。

  二是“抓作品”和“抓环境”相结合,营造良好创作生产生态。

  要优化创作生态,针对全链条各环节深入开展调研,统筹大屏小屏、打通网上网下,体系化推进创作生态建设,从主体培育、创作规划、分类管理、扶持激励、市场规范等方面建立机制、完善政策,激发各类主体投资积极性,激发各方面从业者创新创造活力,为精品创作营造良好环境。

  要重视抓好“一剧之本”,以“好本”打造“好剧”。要优化管理政策,调整优化备案、立项、审核审查、播出调控等工作措施,提升内容审核效率,同时运用月度季度例会等方式,加强沟通和政策宣贯。

  要完善评优评奖机制,做好第2届播音主持“金声奖”的颁奖和第34届电视剧“飞天奖”、第28届电视文艺“星光奖”的评选颁奖工作。要凝聚引导文艺工作者,以青年文艺工作者等为重点,组织教育培训、研讨交流、基层采风活动。举办各类创作座谈会,加强与创作人员沟通交流。强化专家库制度机制建设,发挥专家对精品创作的支撑作用。

  三是“抓增量”和“抓存量”相结合,丰富电视大屏内容播出。

  进一步优化政策,既鼓励新的优秀作品在大屏播出,又充分挖掘脍炙人口的优秀经典作品资源,为观众提供优质丰富的内容。要完善内容联制、联购、联播机制。要办好“重温经典”专区和频道。今年开办“重温经典”频道,这项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把那些中国人应看爱看的、经久不衰的经典作品奉献给观众,在提升全民文化素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做优做强新媒体。

  要一手抓广电主流媒体,一手抓网络视听,塑造业务清晰、协同发展的新媒体发展新格局。

  一是加大力度推进广电新媒体建设、打造新型广电主流媒体。

  一要建强广电新媒体平台。加强规划,明确各级广电媒体的定位和融合发展重点。支持中央广电总台打造新型主流媒体“航母”和“旗舰”,推进全媒体全球化传播;加强省级新媒体平台建设,鼓励集聚省内频道频率等资源,支持有实力的省份做大做强自有平台;支持市县广电媒体立足本地做好新闻和综合信息服务。鼓励跨地区联合建设区域性平台。

  二要深化全国广电新媒体联盟建设。坚持思想引领、舆论引导、协作共享、发展赋能平台的定位,把地方资源和全国平台对接联合好,做到有平台、有内容、有机制,推动联盟品牌化运营。

  三要提高广播电视台全媒体内容制作播出能力。构建适应全媒体内容制播需要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面向大屏小屏、户内户外,巩固视听核心业务,延伸拓展多元业务。

  四要积极拓展新阵地。面向公共电子屏和车载屏开展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扩大主流声音传播范围。

  二是促进网络视听繁荣发展。

  按照“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一要优化准入政策,支持民营企业依法依规开展网络视听节目服务。二要支持创新发展,支持网络视听平台参与重大主题宣传、精品创作和国际传播等重点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网络视听平台上市融资,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做大做优做强。三要优化管理服务,加强与商业平台的沟通对接,用好网络视听宣传例会等机制,做好政策解读和业务指导,营造审慎包容、鼓励创新、公平竞争的良性发展环境。

  三是加强全媒体传播。

  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在重要节点推出或遴选优质内容,通过传统广播电视、广电新媒体和商业网络视听平台等全媒体方式播发。今年元旦春节,我们对中央广电总台和各省台播出的电视剧、综艺节目等优质内容开展一体化宣推,进行全媒体展示,让全国人民更好地选择“广电新年大餐”。要加强区域联合,鼓励若干地区通过联合制作、联合播发的方式,增强内容传播力、影响力。省内要加强统筹,立足实际,统筹各类资源和渠道,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4、以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科技创新始终是广电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以科技创新全面赋能和引领行业转型发展。

  一是加快高清和超高清电视发展。

  高清方面,要全面加快端到端全链条普及。全国地级以上电视台和80%的县级台今年争取实现高清化。加快关停全国地级以上电视台的同播标清频道,年内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各省广电局要全面调研、摸清底数,积极协调推动台网,成熟一个关停一个。

  超高清方面,要启动端到端全链条优化升级工作。超高清是行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并对扩大内需、促进文化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总局将联合有关部门出台《加快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并开展超高清端到端试点,带动全国加快超高清发展。

  我们要推动超高清端到端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打通内容、频道、平台、网络、终端等各环节堵点。加快超高清终端更换升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提振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我们要以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问题、丰富内容供给、全面高清化、加快推动超高清发展等为契机,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同,推动机顶盒和电视机以旧换新。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把发展高清超高清电视作为重要任务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二是加强新型广电网络建设。

  研究制定指导意见,统筹有线、无线、卫星等广播电视网和IPTV等方式,优化传输布局,提升协同效应,加快建设技术先进、特色鲜明、安全可靠的新型广电网络。

  今年的一项重点任务是加快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5G一体化发展,要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要在发展中加快整合,深化“一省一网”“全国一网”一体化发展。当前正在推进的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丰富内容供给、高清超高清化等工作,以及发展广电5G等,都为整合提供了有利条件。各地要高度重视,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宣传部支持,加快整合工作。

  二要构建差异化特色业务体系。突出视听特色,用好用足广播电视内容资源,开展跨屏、跨网、跨终端的综合传播服务。要加快建设国家文化专网,面向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各级各类机构拓展专网接入、数据存储、内容分发等服务。

  三要加强基础网络建设,提升业务承载能力。加快升级改造有线电视网络,建设高品质广电5G网络,加强广电互联网骨干网建设。

  四要优化提升用户服务。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客户服务标准体系,以优质服务促发展。

  三是强化科技创新对全领域全链条的支撑作用。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两大业务,广播电视网、IPTV、互联网电视和互联网四个层次,都需要科技赋能。要推动新技术在制作、播出、传输、覆盖、服务、管理等各环节的应用,实现整体提升。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以推动超高清发展等为着力点,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体系,加强超高清、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和标准的研发和应用。要全方位改造提升传统广播电视。促进制作升级,完善制播体系,推动业务创新,开展智慧运维、智慧监管。要积极发展新业态新应用。推进“未来电视”试点项目和虚拟现实制作实验区建设。推动做大做强优质高新视听等产业基地(园区),谋划实施优质视听产业项目,完善产业政策,推动大视听产业发展。

  5、以深化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治理工作为牵引,全面提升行业治理水平。

  要坚持系统观念,突出问题导向,完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监管手段、体制机制,以有力有效的管理促进和保障发展。

  一是深化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治理。

  这是影响全行业发展的具有牵引性带动性的系统工程,要作为长期任务抓实抓好。今年要在全面实现第一阶段工作目标的基础上,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一要全面推进第二、三阶段的整治工作。上半年,要完成简化减少遥控器、规范运营和收费、优化强化互联网电视播控管理等工作,要全面开展酒店电视操作复杂专项治理。下半年,要实现电视机机顶盒一体化,要健全有线电视、IPTV和互联网电视三个体系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要完善标准规范和法规政策。出台有线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页面管理、收费管理和运营管理规范。修订一系列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包括《专网及定向传播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有线广播电视运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等。

  三要完善技术手段和体制机制。落实总局行业监管责任、省局属地管理责任、各类平台主体责任,建立对有线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的监测监管机制和技术核查手段,确保问题不反弹。我们要继续齐心协力、攻坚克难,通过治理规范管理、加快发展。

  二是构建综合治理体系。

  要建立健全综合监测监管体系。加快推进两大业务、四个层次的监测监管能力提升,推进中央和地方监测监管系统互联互通、数据资源共享。要加强法治建设,有步骤、分层次加快立法进程,今年大力推动《广播电视法》立法工作,修订《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和一批规范性文件,不断完善行业法律法规体系。

  三是治理各类行业乱象。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强化系统治理、综合治理。要巩固深化文娱领域综合治理成果,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行业生态。要规范商业广告播出,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坚决整治广告播出违规问题。要加强网络视听突出问题治理,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管主体与管业务相结合,净化网络视听空间,规范网络视听传播秩序。

  6、积极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广电生产力。

  要适应新形势,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一是深化广播电视台改革。

  要加快精简精办频道频率。下大力气精简淘汰一批受众少、影响力弱、没有发展前景的频道频率。要深入开展调研,全面了解情况,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选择部分省级台和省会台进行试点,研究制定进一步推进频道频率资源整合、精简精办和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总的是要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各级广播电视台要突出特色强台,科学评估自身资源,办好主频道主频率,有条件的办好特色频道频率。同时,要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创新运行机制、经营模式、人事管理、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各地要加大力度,突破一些条条框框,树立锐意创新、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激发创新活力。

  二是推进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加快向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真正为民惠民便民。要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版)》,统筹好有线、无线、卫星服务,尤其各地要积极推动将有线电视基本收视服务也纳入本地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要抓好“十四五”惠民工程实施,中央已提前下达2024年转移支付资金27.92亿元,各地要加强建管用一体化管理,确保工程能用、好用、长期用。要推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或低收费有线电视收视服务,特别是已有的政策,要力争保持延续,不能出现“文化返贫”。要加快直播卫星高清化,推动更多省级卫视高清节目上星传输和地市级高清电视节目定向覆盖,加快推进高清终端推广普及。深入实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提升智慧广电公共服务水平。

  三是强化各层级各区域协同。

  要加强行业内容资源、传播资源、技术资源、数据资源等各类资源整合聚合。鼓励开展跨区域、跨层级的资源整合聚合。推动省、市、县级广电媒体云平台纵向贯通、横向联通,引导制作、审核、传播资源协同共享,提高整体效能。各地局、台、网之间要强化协同,建立局台网沟通工作机制,加强台网合作,让台的内容优势、网的传播优势更紧密协同,形成发展合力。

  四是优化展会论坛和节庆活动。

  要集中力量打造若干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7、体系化推进安全保障。

  坚持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保持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一是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统筹推进内容、传输、播出、网络、数据、设施等各类安全,构建协同高效的工作体系,体系化推进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工作。要坚持重在日常,加强重要时政节目的安全播出管理,完善全国安全播出保障工作例会、安全播出事故全流程闭环管理等机制,提升工作精细化水平。各级安全播出责任单位要强化底线思维,提前安排部署,精心做好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全国“两会”等安全播出保障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二是加快建设全国应急广播体系。

  这是今年的一项重点任务,核心是让应急广播更好发挥作用。要推进体系化建设,统筹已有广播电视体系和新建应急广播大喇叭系统,总局推动加快构建“横向打通、纵向贯通、综合覆盖、安全可靠、精准高效”的应急广播体系。力争到今年底,建成国家应急广播调度控制平台。要加强协同对接,横向上加强与应急、气象、地震、水利等部门信息系统的对接,纵向上打通中央与地方各级应急广播平台。应急广播平台要加快与当地应急信息部门、与上下级应急广播平台实现业务对接。要加强应用,在地震、雨雪、洪涝等各类自然灾害以及各类突发事件中,应急广播要有效发挥作用。完善多渠道播发、多终端接收机制,完善应急播发预案,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关键时刻用得上。

  三是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当前广电工作面临很多风险挑战,我们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注重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出台政策要充分评估论证。要健全广电行业舆情应对协同机制,确保我们的工作平稳有序。

  8、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贯彻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精神,守正创新、积极作为,增强国际传播针对性、实效性和感召力。

  一是服务外交大局。

  把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结合、融入国际传播全领域各方面。配合重大外交活动,举办高质量配套活动。办好第六届中非媒体合作论坛。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视听中国”全球播映活动。

  二是加强战略布局。

  加强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突出重点方向,针对性开展政策、内容、人员、产业等交流合作。发挥区位优势,支持各地打造特色交流项目和传播品牌。加强整合聚合,统筹各地广电局台、国际传播中心以及各类社会民间主体,构建中央和地方、网上和网下、内宣和外宣协同联动的传播机制。

  三是提高传播实效。

  做强内容,发挥国际传播重点工程引领作用,加强中外合拍,创作和汇集更多在国际上叫好叫座的视听精品。拓展渠道,提高营销推广、市场开拓能力。优化新媒体传播矩阵,重视微短剧“出海”,以高水平作品巩固海外市场地位。加强传播效果评估,健全完善绩效评估标准体系,做好重大活动、重点项目评估评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扎实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淑敏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电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安排部署今年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作。

  一、2023年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作取得新成效

  过去的一年,全国广电行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电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攻坚克难,有力服务了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1.坚持思想引领,有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一是用心用情用功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报道。全国广播电视媒体和网络视听平台同频共振、协同发力,全媒体、多维度做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会议、重要活动等宣传报道。广电媒体的主题报道“总书记的足迹”和专题报道“思想之光”浓墨重彩,《总书记的回信》《足迹·2022》等作品润物无声展现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足迹·2022》上线24小时总播放量超2.3亿次。短视频平台宣传也形成了强大声势。

  二是理论节目深入人心。《思想耀征程》《中国智慧中国行》等理论节目,生动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智慧中国行》在全国33家卫视和重点网络视听平台展播,电视端触达人次3.086亿,网络端视频总播放量6.4亿。

  三是全国广播电视新媒体联盟壮大宣传声势。联盟成立半年多来,积极转发推送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时政报道,累计发布各类重点宣传稿件1000多篇、总阅读量超过61亿,形成网上宣传“联合舰队”。跨省联手打造“丰收连连看”“盛世中华 大美中国”“行走黄河 遇见幸福”“文物里的长江”等大型直播活动,大屏小屏唱响协奏曲。在全国广电新媒体联盟带动下,已有26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了本地的广电新媒体协同工作机制。

  四是重大活动宣传报道出新出彩。精心组织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宣传报道,新技术赋能、多形态呈现,生动鲜活、富有新意,赢得好评。

  2.抓重点带整体,创作生产持续繁荣

  全年取得发行许可的电视剧156部、网络剧199部、网络电影333部,制作动画片332部、重点网络微短剧540部,省级台制作纪录片432部,多类型精品持续涌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重大题材厚重真挚。围绕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推出电视剧《问苍茫》《鲲鹏击浪》、重大理论文献片《人民领袖毛泽东》等重点作品。电视剧《欢迎来到麦乐村》被坦桑尼亚总统授予“促进中坦友谊特别贡献奖”,并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民心相通专题论坛上作为唯一一部电视剧进行成果发布。

  二是现实题材有新突破。电视剧《狂飙》《去有风的地方》、网络剧《漫长的季节》成为爆款。

  三是科幻题材树立标杆。《三体》不仅国内热播,也上线多家海外流媒体平台,并位居腾讯视频海外平台WeTV北美地区播放量第一。

  四是文化类作品异彩纷呈。《文脉春秋》《中国(第三季)》等纪录片、“北京中轴线”系列节目群等展现历史与文化,《国风浩荡2023元宵奇妙游》《黄河文化大会》等节目打造国风新潮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动画片《中国奇谭》破圈传播。

  五是综艺节目广受好评。《戏宇宙》全新演绎戏曲文化,全网短视频播放量超6亿。《奋进新征程·2023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上线24小时播放量超18.86亿、短视频播放量近9亿。《声生不息·宝岛季》在海峡两岸引发共鸣。

  六是网络微短剧蓬勃发展。《追捕者》《反诈风暴》《石俊峰办案记》《逃出大英博物馆》等掀起了观看热潮。

  3.勠力同心、攻坚克难,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问题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我们把治理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工程、服务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工程,以超强力度、超常举措解决“看电视难、看电视烦”的问题。

  一是系统研究谋划、强力组织推进。开展了全覆盖调研,确立了“系统谋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试点先行”的治理思路,建立部际协调机制、成立各层面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统筹有线电视、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互联网电视三个体系,全力以赴开展治理。

  二是全面实现了第一阶段治理目标、有力促进了行业发展。全国2.85亿有线电视和IPTV终端基本实现开机全屏看直播,收费包压减50%以上,收费行为更加简化规范透明。同时,增加免费内容供给,有线电视网络开设“重温经典”免费专区,IPTV和互联网电视大幅增加优质免费内容,有线电视和IPTV取消开机广告,规范回看服务,开展“广电服务进社区”等深度客服,有线电视、IPTV实现用户回流。治理工作以点带面,带动了内容建设、行业管理、行业宣传等各方面工作提升,并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是治理工作获得赞誉、有力提振了行业精气神。治理工作得到群众高度认可,中央领导同志充分肯定。全行业讲政治顾大局,充分展现了强烈的政治担当、社会责任和凝聚力、战斗力。

  4.坚持创新引领,行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是广电网络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开通上线互联网骨干网(CBNET)、内容集成播控平台等,广电网络全国性基础业务支撑能力全面升级,正式形成全业务运营体系。中国广电5G用户突破2300万。全面完成700MHz频率迁移和单频网组网建设,这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频率迁移项目。

  二是电视高清化加快。新增51个高清电视频道,全国地级及以上播出机构共开办1115个高清频道、10个超高清频道,中央广电总台超高清发展走在世界前沿,省级台频道全部实现高清化,地级台、县级台频道高清化率分别达到96%、52%。

  三是频道频率精简精办扎实推进。全年批准撤销频道42个、频率19个,共61个。调整、优化频道频率31个。

  四是公共服务巩固提升。落实中央财政资金37.77亿元,“十四五”重点惠民工程建设实现中期目标。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和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全面启动。全国已建成省、市、县级应急广播平台1970个。去年地震、汛期和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期间,各地应急广播及时进行灾害预警、播发权威信息、开展救灾宣传,发挥了重要作用。五是科技创新扎实推进。发布有线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业务技术要求和三维声编解码及渲染等43项行业标准,视听微服务、智能电视操作系统(TVOS)等标准成为国际标准。TVOS部署终端超过3800万台,TVOS5.0正式发布、实现迭代。六是产业发展规模稳步提升。产业主体超过6万家,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预计实际创收收入1.19万亿元,同比增长11.56%。

  5.国际传播取得新进展

  一是有力服务对外工作大局。围绕元首外交、主场外交和重大外交活动,策划组织了“新视界 新影像”视听中国非洲播映等活动,与俄罗斯、越南、巴西等签署了12项合作协议和备忘录。中央广电总台《领航》国际版全球播出,取得良好反响。

  二是人文交流卓有成效。成功举办“2023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电视节”“第六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合作论坛”。总局共举办“中国—东盟视听周”等9场中外人文交流活动。

  三是广电视听走出去保持良好势头。“丝绸之路视听工程”30个对外传播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新开办14个“电视中国剧场”,目前已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70个“电视中国剧场”。在法国戛纳电视节等9个国际电视节展设立“中国联合展台”。

  6.坚持问题导向,行业治理进一步强化

  一是深化文娱领域综合治理。深化广电视听领域天价薪酬、“饭圈”乱象整治,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二是突出抓好网络微短剧治理。开展日常监看,加大低俗有害网络微短剧处置力度。

  三是加强违规广告治理。开展全国广播电视广告播出情况摸排和违规问题集中整治,加强网络视听平台医药广告播出管理,维护了群众利益。

  7.坚持落细落实,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一是圆满完成全国“两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要保障期安全播出保障任务。

  二是安全播出工作走深走实,各相关单位以案为鉴、举一反三、排查整改。三是加强网络视听内容管理,清理有害内容,下架违规应用。

  8.强化政治引领,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是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电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制定落实方案,定期部署推动,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工作闭环,确保取得实效。

  二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取得实效。全国广电系统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系统谋划行业发展,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党员干部政治进一步坚定、作风进一步转变、干劲进一步增强。

  三是党建和业务互融互促。全国广电行业首届“寻乌杯”职工调研能力竞赛活动、第11届“激情·奉献·廉洁”先进事迹报告会、首届“信仰的力量”青年演讲比赛等打响了品牌、产生了积极影响。《侦察英雄》等多个重大题材剧组建立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文艺创作一线的战斗堡垒作用。

  四是队伍建设管理进一步加强。播音员主持人执业资格实现向网络视听领域延伸。组织青年导演、青年编剧、青年演员、新媒体骨干人才等培训以及青年文艺人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研修交流实践活动,开展国际传播人才“千人研修计划”,举办全国广播电视技术能手竞赛。总局举办线下培训班70期,培训7000人次,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宣部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行业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结果,凝聚了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付出。在此,向全行业的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深刻把握广电工作的新形势新思想

  一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谱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系统阐释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全面擘画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框架、整体布局和路线图、任务书,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广电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是我们谋划和推进今年工作的根本遵循。

  二是深刻把握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广电的“三大属性”要求我们必须时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相关重大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扩大国内需求,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这些都与我们的超高清发展、广电网络建设、产业发展、安全保障等工作息息相关,特别是会议突出强调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对我们做好经济宣传引导提出了明确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比如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加强和改进国有经济管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等,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三是深刻把握信息化浪潮和科技发展趋势。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应用,既深刻改变信息生产传播方式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舆论生态、文化业态;既丰富了宣传思想文化的工作手段,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广电行业高度依赖技术发展,对新技术的认识、把握、应用的水平直接决定了我们的发展动力、发展速度、发展水平。一方面,新技术为传统广播电视提质升级赋能。比如,超高清技术是广电与经济发展、群众需求、技术进步的契合点。我国4K频道数量排世界第8位,有线电视网络、机顶盒的超高清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超高清内容供给不足、用户体验不强、触达率低等问题。超高清技术能有效带动内容制作、播出、传输、终端等各环节的提升,迫切需要我们系统性、全链条地推动超高清发展。另一方面,新技术引领新媒体新业务迅速发展。新技术极大改变了媒体采编模式、运营模式,提升了内容生产质量和效率,有些甚至是颠覆性的变革。我们必须用好技术这柄“双刃剑”,既善于运用信息时代的科学理念、先进技术武装自己、赋能发展,又守牢安全底线、有效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风险挑战。

  四是深刻把握行业自身面临的问题挑战。广电系统既面临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有内部活力的不足,需要认真研究、系统谋划、努力破解。行业发展顶层设计需要加强。广电行业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自上而下进行系统谋划,明确目标方向举措,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推动发展。传统广播电视面临严峻挑战。广播电视台、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等在市场开拓、模式创新上的内生动力还不足、方式方法上还不够,频率频道同质化低效益的情况依然突出。高清电视端到端贯通特别是网络、终端方面还有堵点卡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还在艰难推进中。广电新媒体数量很多,但具备较大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不够多。这其中有理念、机制、能力的问题,还有改革力度不大的问题。内容创作还需进一步提质升级。有“高原”缺“高峰”的情况依然存在,内容制作播出的生态和环境还不够完善,迫切需要进一步优化政策、加强引导。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尚需攻坚。“一省一网”“全国一网”整合任务都很艰巨。应急广播体系还未健全。横向联通、纵向贯通的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平急结合”在实际场景中的作用还未得到有效发挥,需要进一步系统谋划、有效推进。但也要看到,我们有多年建设发展积累的基础,有高素质专业化的队伍,也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只要我们坚守宣传思想文化主渠道主阵地的责任,坚定发展信心和底气,坚持全国一盘棋,团结一心、科学谋划,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够谱写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广电崭新篇章。

  三、凝心聚力做好今年工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今年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持系统观念、加强顶层设计、深化改革创新、锐意攻坚克难、有效应对风险,着力巩固提升传统广播电视、开拓创新推进媒体融合、整合聚合形成发展合力,推动广电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广电力量。

  做好今年工作,首先要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这是前提和根本。要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在全系统、全行业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重从中悟原理、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要完善学习制度、提高学习质量,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加强研究、阐释,自觉贯彻落实到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做好今年广电工作,要以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总局将系统研究谋划,出台《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构筑四梁八柱。要坚持“二三四”工作定位,一体统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两大业务,促进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把握意识形态、公共服务、技术产业三大属性,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传播好党的声音,服务好人民群众;统筹提供广电业务的四个层次:广播电视网、IPTV、互联网电视和互联网,综合考虑、分类施策。要锚定“巩固提升传统广播电视、开拓创新推进媒体融合、整合聚合形成发展合力”三大工作方向,着力增强电视大屏吸引力、强化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着力加快主力军挺进主战场、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着力推动全系统全行业资源要素整合聚合、提升规模化竞争力。

  要抓好以下8项重点工作:

  1、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发挥各级广播电视主流媒体的“定音鼓”“风向标”作用,强化网络视听平台协同,网上网下同频共振,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提供有力舆论支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一是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要聚焦这一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一手抓内容、一手抓传播,提升宣传效果。要打造通俗化大众化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视听精品,特别要围绕宣传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策划制作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理论节目、短视频。各地要结合实际积极策划,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

  二是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要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系统谋划、形成声势。一要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策划推出有深度的理论节目、专题片。二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精准做好经济政策宣传解读,用好专家学者力量,强化专业性,增强说服力。三要多角度讲好中国经济故事。围绕“提振发展信心、改善社会预期”,精心策划议题,推出一系列经济类节目栏目,创新做好经济宣传。各地要突出本地特色,宣传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我们鼓励若干地区联合策划、联合宣传。总局也将策划组织全行业全媒体的宣传报道活动。四要提升定调引领能力,把好时度效,做到及时引导、深度引导、有效引导。

  三是认真做好主题宣传。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还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澳门回归25周年等。全行业要围绕重大主题和重要时间节点加强统筹,多方式、多载体开展主题主线宣传,做到有思路、有节奏、有创新、有亮点。

  2、丰富和优化内容供给。要坚持内容为王,创作和传播更多优秀作品。

  一是加强分类指导,完善精品创作矩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抓重大题材和抓多样化题材相结合,推动各个领域都涌现一批优秀作品,实现百花齐放、全面繁荣。对于重大题材,要加强全程跟踪指导服务。要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等重大主题,打造一批精品力作。目前总局正在抓的重点作品有《幸福草》《日光之城》《大海道》等。对于其他题材,要加强主动谋划,每个方面都策划打造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电视剧,要围绕当代现实、近代革命、中华文明历史等题材,打造《张謇》《风禾尽起张居正》等以及“千古风流人物”“何以中国”系列作品等。纪录片,要聚焦文化传承、社会现实、自然生态、科创科普,推出《大河上下》《滚滚长江》《梦想苍穹》等重点作品。动画片,要聚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美学精神,打造《中国画》《中国奇谭2》等重点作品。文艺节目,要聚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大美中国、提高文明素养、促进文旅融合,打造《熊猫国家公园》《登场了!大运河》《大地上的中国》等重点节目。网络微短剧,要加强调研摸排,坚持繁荣与监管并重、提正与减负并重,完善重点微短剧、普通微短剧和其他微短剧内容审核分级分类管理机制,推动创作向主流化、高品质、多元化发展。今年重点抓好文化传承、乡村振兴、都市生活等题材的策划、创作和传播,努力推出高品质作品。各地各有关部门都要增强抓精品创作的主动性,努力形成精品迭出的局面。

  二是“抓作品”和“抓环境”相结合,营造良好创作生产生态。要优化创作生态,针对全链条各环节深入开展调研,统筹大屏小屏、打通网上网下,体系化推进创作生态建设,从主体培育、创作规划、分类管理、扶持激励、市场规范等方面建立机制、完善政策,激发各类主体投资积极性,激发各方面从业者创新创造活力,为精品创作营造良好环境。要重视抓好“一剧之本”,以“好本”打造“好剧”。要优化管理政策,调整优化备案、立项、审核审查、播出调控等工作措施,提升内容审核效率,同时运用月度季度例会等方式,加强沟通和政策宣贯。要完善评优评奖机制,做好第2届播音主持“金声奖”的颁奖和第34届电视剧“飞天奖”、第28届电视文艺“星光奖”的评选颁奖工作。要凝聚引导文艺工作者,以青年文艺工作者等为重点,组织教育培训、研讨交流、基层采风活动。举办各类创作座谈会,加强与创作人员沟通交流。强化专家库制度机制建设,发挥专家对精品创作的支撑作用。

  三是“抓增量”和“抓存量”相结合,丰富电视大屏内容播出。进一步优化政策,既鼓励新的优秀作品在大屏播出,又充分挖掘脍炙人口的优秀经典作品资源,为观众提供优质丰富的内容。要完善内容联制、联购、联播机制。要办好“重温经典”专区和频道。今年将开办“重温经典”频道,计划春节前在全国上线。这项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把那些中国人应看爱看的、经久不衰的经典作品奉献给观众,在提升全民文化素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做优做强新媒体。要一手抓广电主流媒体,一手抓网络视听,塑造业务清晰、协同发展的新媒体发展新格局。

  一是加大力度推进广电新媒体建设、打造新型广电主流媒体。一要建强广电新媒体平台。加强规划,明确各级广电媒体的定位和融合发展重点。支持中央广电总台打造新型主流媒体“航母”和“旗舰”,推进全媒体全球化传播;加强省级新媒体平台建设,鼓励集聚省内频道频率等资源,支持有实力的省份做大做强自有平台;支持市县广电媒体立足本地做好新闻和综合信息服务。鼓励跨地区联合建设区域性平台。二要深化全国广电新媒体联盟建设。坚持思想引领、舆论引导、协作共享、发展赋能平台的定位,把地方资源和全国平台对接联合好,做到有平台、有内容、有机制,推动联盟品牌化运营。三要提高广播电视台全媒体内容制作播出能力。构建适应全媒体内容制播需要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面向大屏小屏、户内户外,巩固视听核心业务,延伸拓展多元业务。四要积极拓展新阵地。面向公共电子屏和车载屏开展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扩大主流声音传播范围。

  二是促进网络视听繁荣发展。按照“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一要优化准入政策,支持民营企业依法依规开展网络视听节目服务。二要支持创新发展,支持网络视听平台参与重大主题宣传、精品创作和国际传播等重点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网络视听平台上市融资,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做大做优做强。三要优化管理服务,加强与商业平台的沟通对接,用好网络视听宣传例会等机制,做好政策解读和业务指导,营造审慎包容、鼓励创新、公平竞争的良性发展环境。

  三是加强全媒体传播。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在重要节点推出或遴选优质内容,通过传统广播电视、广电新媒体和商业网络视听平台等全媒体方式播发。今年元旦春节,我们对中央广电总台和各省台播出的电视剧、综艺节目等优质内容开展一体化宣推,进行全媒体展示,让全国人民更好地选择“广电新年大餐”。要加强区域联合,鼓励若干地区通过联合制作、联合播发的方式,增强内容传播力、影响力。省内要加强统筹,立足实际,统筹各类资源和渠道,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4、以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发展。科技创新始终是广电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以科技创新全面赋能和引领行业转型发展。

  一是加快高清和超高清电视发展。高清方面,要全面加快端到端全链条普及。全国地级以上电视台和80%的县级台今年争取实现高清化。加快关停全国地级以上电视台的同播标清频道,年内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各省广电局要全面调研、摸清底数,积极协调推动台网,成熟一个关停一个。超高清方面,要启动端到端全链条优化升级工作。超高清是行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并对扩大内需、促进文化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总局将联合有关部门出台《加快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并开展超高清端到端试点,带动全国加快超高清发展。我们要推动超高清端到端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打通内容、频道、平台、网络、终端等各环节堵点。加快超高清终端更换升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提振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我们要以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问题、丰富内容供给、全面高清化、加快推动超高清发展等为契机,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同,推动机顶盒和电视机以旧换新。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把发展高清超高清电视作为重要任务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二是加强新型广电网络建设。研究制定指导意见,统筹有线、无线、卫星等广播电视网和IPTV等方式,优化传输布局,提升协同效应,加快建设技术先进、特色鲜明、安全可靠的新型广电网络。今年的一项重点任务是加快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5G一体化发展,要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要在发展中加快整合,深化“一省一网”“全国一网”一体化发展。当前正在推进的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丰富内容供给、高清超高清化等工作,以及发展广电5G等,都为整合提供了有利条件。各地要高度重视,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宣传部支持,加快整合工作。二要构建差异化特色业务体系。突出视听特色,用好用足广播电视内容资源,开展跨屏、跨网、跨终端的综合传播服务。要加快建设国家文化专网,面向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各级各类机构拓展专网接入、数据存储、内容分发等服务。三要加强基础网络建设,提升业务承载能力。加快升级改造有线电视网络,建设高品质广电5G网络,加强广电互联网骨干网建设。四要优化提升用户服务。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客户服务标准体系,以优质服务促发展。

  三是强化科技创新对全领域全链条的支撑作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两大业务,广播电视网、IPTV、互联网电视和互联网四个层次,都需要科技赋能。要推动新技术在制作、播出、传输、覆盖、服务、管理等各环节的应用,实现整体提升。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以推动超高清发展等为着力点,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体系,加强超高清、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和标准的研发和应用。要全方位改造提升传统广播电视。促进制作升级,完善制播体系,推动业务创新,开展智慧运维、智慧监管。要积极发展新业态新应用。推进“未来电视”试点项目和虚拟现实制作实验区建设。推动做大做强优质高新视听等产业基地(园区),谋划实施优质视听产业项目,完善产业政策,推动大视听产业发展。

  5、以深化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治理工作为牵引,全面提升行业治理水平。要坚持系统观念,突出问题导向,完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监管手段、体制机制,以有力有效的管理促进和保障发展。

  一是深化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治理。这是影响全行业发展的具有牵引性带动性的系统工程,要作为长期任务抓实抓好。今年要在全面实现第一阶段工作目标的基础上,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一要全面推进第二、三阶段的整治工作。上半年,要完成简化减少遥控器、规范运营和收费、优化强化互联网电视播控管理等工作,要全面开展酒店电视操作复杂专项治理。下半年,要实现电视机机顶盒一体化,要健全有线电视、IPTV和互联网电视三个体系的长效管理机制。二要完善标准规范和法规政策。出台有线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页面管理、收费管理和运营管理规范。修订一系列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包括《专网及定向传播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有线广播电视运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等。三要完善技术手段和体制机制。落实总局行业监管责任、省局属地管理责任、各类平台主体责任,建立对有线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的监测监管机制和技术核查手段,确保问题不反弹。我们要继续齐心协力、攻坚克难,通过治理规范管理、加快发展。

  二是构建综合治理体系。要建立健全综合监测监管体系。加快推进两大业务、四个层次的监测监管能力提升,推进中央和地方监测监管系统互联互通、数据资源共享。要加强法治建设,有步骤、分层次加快立法进程,今年大力推动《广播电视法》立法工作,修订《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和一批规范性文件,不断完善行业法律法规体系。

  三是治理各类行业乱象。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强化系统治理、综合治理。要巩固深化文娱领域综合治理成果,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行业生态。要规范商业广告播出,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坚决整治广告播出违规问题。要加强网络视听突出问题治理,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管主体与管业务相结合,净化网络视听空间,规范网络视听传播秩序。

  6、积极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广电生产力。要适应新形势,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一是深化广播电视台改革。要加快精简精办频道频率。下大力气精简淘汰一批受众少、影响力弱、没有发展前景的频道频率。要深入开展调研,全面了解情况,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选择部分省级台和省会台进行试点,研究制定进一步推进频道频率资源整合、精简精办和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总的是要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各级广播电视台要突出特色强台,科学评估自身资源,办好主频道主频率,有条件的办好特色频道频率。同时,要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创新运行机制、经营模式、人事管理、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各地要加大力度,突破一些条条框框,树立锐意创新、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激发创新活力。

  二是推进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加快向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真正为民惠民便民。要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版)》,统筹好有线、无线、卫星服务,尤其各地要积极推动将有线电视基本收视服务也纳入本地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要抓好“十四五”惠民工程实施,中央已提前下达2024年转移支付资金27.92亿元,各地要加强建管用一体化管理,确保工程能用、好用、长期用。要推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或低收费有线电视收视服务,特别是已有的政策,要力争保持延续,不能出现“文化返贫”。要加快直播卫星高清化,推动更多省级卫视高清节目上星传输和地市级高清电视节目定向覆盖,加快推进高清终端推广普及。深入实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提升智慧广电公共服务水平。

  三是强化各层级各区域协同。要加强行业内容资源、传播资源、技术资源、数据资源等各类资源整合聚合。鼓励开展跨区域、跨层级的资源整合聚合。推动省、市、县级广电媒体云平台纵向贯通、横向联通,引导制作、审核、传播资源协同共享,提高整体效能。各地局、台、网之间要强化协同,建立局台网沟通工作机制,加强台网合作,让台的内容优势、网的传播优势更紧密协同,形成发展合力。

  四是优化展会论坛和节庆活动。要集中力量打造若干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7、体系化推进安全保障。坚持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保持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一是完善安全保障体系。统筹推进内容、传输、播出、网络、数据、设施等各类安全,构建协同高效的工作体系,体系化推进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工作。要坚持重在日常,加强重要时政节目的安全播出管理,完善全国安全播出保障工作例会、安全播出事故全流程闭环管理等机制,提升工作精细化水平。各级安全播出责任单位要强化底线思维,提前安排部署,精心做好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全国“两会”等安全播出保障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二是加快建设全国应急广播体系。这是今年的一项重点任务,核心是让应急广播更好发挥作用。要推进体系化建设,统筹已有广播电视体系和新建应急广播大喇叭系统,总局推动加快构建“横向打通、纵向贯通、综合覆盖、安全可靠、精准高效”的应急广播体系。力争到今年底,建成国家应急广播调度控制平台。要加强协同对接,横向上加强与应急、气象、地震、水利等部门信息系统的对接,纵向上打通中央与地方各级应急广播平台。应急广播平台要加快与当地应急信息部门、与上下级应急广播平台实现业务对接。要加强应用,在地震、雨雪、洪涝等各类自然灾害以及各类突发事件中,应急广播要有效发挥作用。完善多渠道播发、多终端接收机制,完善应急播发预案,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关键时刻用得上。

  三是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当前广电工作面临很多风险挑战,我们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注重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出台政策要充分评估论证。要健全广电行业舆情应对协同机制,确保我们的工作平稳有序。

  8、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贯彻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精神,守正创新、积极作为,增强国际传播针对性、实效性和感召力。

  一是服务外交大局。把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结合、融入国际传播全领域各方面。配合重大外交活动,举办高质量配套活动。办好第六届中非媒体合作论坛。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视听中国”全球播映活动。

  二是加强战略布局。加强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突出重点方向,针对性开展政策、内容、人员、产业等交流合作。发挥区位优势,支持各地打造特色交流项目和传播品牌。加强整合聚合,统筹各地广电局台、国际传播中心以及各类社会民间主体,构建中央和地方、网上和网下、内宣和外宣协同联动的传播机制。

  三是提高传播实效。做强内容,发挥国际传播重点工程引领作用,加强中外合拍,创作和汇集更多在国际上叫好叫座的视听精品。拓展渠道,提高营销推广、市场开拓能力。优化新媒体传播矩阵,重视微短剧“出海”,以高水平作品巩固海外市场地位。加强传播效果评估,健全完善绩效评估标准体系,做好重大活动、重点项目评估评价。

  四、加强党对广电工作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要求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队伍。我们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为事业产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要强化党建引领。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突出抓好政治忠诚教育和党性教育,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要强化行业党建,总结推广剧组建立临时党支部等经验做法,深度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要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抓好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问题的整治整改和行风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引领行业党风政风持续向好。扎实做好离退休干部党建和群团工作。

  二要强化人才支撑。加大全媒体、科技创新、经营管理、国际传播等各类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力度。深化用人机制改革,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要改进行业从业队伍管理服务,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和专业培训,加强职称评定工作,实施网络主播等素质能力提升计划,团结凝聚各方面人才,壮大坚守社会责任的从业队伍。

  三要强化作风建设。当前广电行业面临许多难啃的硬骨头,全行业要发扬优良传统,振奋艰苦奋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要重学习、重思考,深入调查研究,钻研业务,开拓视野,提升工作本领;要强谋划、强统筹,科学谋篇布局,注重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要重实干、重实效,坚持效果导向,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全行业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广电工作任重而道远,道阻且长,行则必至。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守正创新、奋勇前进,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媒体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独家视频、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